上火,在中医上称为“热气”,属于热证范畴。
中医认为,人体内阴阳失衡,内火旺盛,就属于上火。
上火,不分季节,但在干燥气候、连绵湿热的天气时,更容易发生,而立夏后,气温逐渐上升,雨水增多,常见的就是中暑,在闷热环境中,呆的时间过长,体内升高,身体缺水,是一种外感火热症。
“火”,一般分为“实火”和“虚火”,根据部位不同,还包括心火、胃火、肝火等。
立夏后,心火、胃火、肝火较常见,对症下药,降火效果才会更好!
一,心火
中医认为,夏属火,对应五脏即为心。
夏季上火,更容易发生心火,多为实火。
其表现为舌尖红,伴有心烦易怒、口感生疮、睡眠不好、小便黄赤、大便干燥等症状。
要知道,心火旺盛会损伤阳气,会促使身体免疫力下降,所以,出现心火,及时降火。
措施:
1,按穴位
劳宫穴,属于手厥阴心包经,是心包经上的大穴。
位于手掌心,握拳屈指时,中指指尖所在的位置。
按摩此穴,产生局部酸胀痛感即可,每天1到2次,每次10分钟,有泻心火的作用。
2,喝茶
取莲子芯3克、淡竹叶5片、甘草2克,搭配在一起,热水冲泡。
莲子芯,入心经,味苦,有助于发散心火,是最好的化解心脏热毒的食物。
淡竹叶,清热除烦、生津利尿,与莲子心同用,可增强莲子心去火的作用。
加上甘草,能祛除心火,又不损伤阳气。
二:胃火
胃火是六腑之火。
夏季胃部有火,多数是因不良的饮食习惯导致,如吃烧烤、吃较多辛辣的食物等。
其实火表现为容易饿、口臭、大便臭秽、干结等;虚火表现为肚子饿,但不想吃,没有胃口。
措施:
1,按穴位
内庭穴,位于脚背第2、3个跖骨结合前方凹陷处。
用大拇指的指腹按住此穴1分钟,然后轻轻的揉动,感到穴位有酸胀感即可,具有泻胃火、除口臭、止牙痛的作用。
2,喝茶
取蒲公英根2克、玫瑰花0.5克,搭配在一起,热水冲泡。
蒲公英,入胃经,味苦,擅于清胃火、消胃炎,还有抑制幽门螺杆,促进溃疡面愈合的作用。
玫瑰花,性温,中和蒲公英的寒性,有暖胃御寒的作用。
三:肝火
肝火,不论什么季节都会发生,但春季,肝更容易上火,且多为实火。
其表现为面红目赤、烦躁易怒、口干、口苦、胁肋胀痛、眼痛等。
立夏后,因外感火热之邪会侵犯肝火,如经常熬夜、喝啤酒等会加重肝火。
措施:
1,按穴位
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1、2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
按摩此穴前,先用温水泡脚10-15分钟,用左手拇指指腹按揉右太冲穴3分钟。
之后,再换右手拇指按揉左太冲穴3分钟,反复按摩2到3次,以产生酸、胀、痛感为宜。
2,喝茶
取金银花1克、胎菊1克、桂花0.2克,搭配在一起,热水冲泡。
金银花,性寒,具有疏热散邪、清热解毒的作用,对上火引起的口干、口苦、口臭等症状,有改善作用。
与胎菊搭配,清肝火、散风热,改善肝火引起的眼干、眼涩、口腔异味等都有作用。
桂花,性温,香味迷人,中和寒性,还可改善口气。
上火,是身体内有炎症的一种表现。立夏后,控制好情绪,尽量少生气、少发火。
平时,养成主动喝水的习惯;调节饮食,少吃辛辣、温补的食物,避免上火,多吃些降火菜,如苦瓜、枸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