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外交世界》月刊4月号发表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资深顾问马凯硕的文章称,中国并未拥有威胁美国的力量,也没有采取旨在摧毁美国经济的行动,相反中国一直倾向于加强由美国创造的多边机制。美国领导人必须接受一个事实:中国回到国际舞台已经无可避免。
文章称,中国在未来15年内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随着这种趋势的临近,有一种共识在华盛顿占据了上风:中国可能会损害美国的利益和福祉。这一想法十分普遍。
然而文章指出,中国并未拥有威胁或侵犯美国的军事力量,它也并未尝试干预美国内政,也没有采取任何旨在摧毁美国经济的行动。
中国体制成绩卓著
文章称,自从苏联解体后,整个美国政界都或多或少地相信所谓“历史终结论”的观点。
美国白宫(新华社记者 刘杰 摄)
文章认为,应该思考一下美国决策者们心中的信念,他们自认为可以随便向北京提出政治要求。尽管没有任何帝国像今天的美国一样拥有如此强大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实力,但美国宣布独立实际上也只有不到250年。中国的历史则要早很多。
在过去几千年里,中国民众已经懂得:一个孱弱和分裂的政府会让自己受尽苦头。1978年以来,中国政府已经让近8亿人摆脱贫困。中国人也不会不知道,苏联解体导致了俄罗斯人均寿命的降低、婴儿死亡率上升和居民收入的大幅下滑。
文章指出,在很多方面,伴随着改革开放,中国实际上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1980年,中国普通居民还不能以游客身份出国,而去年中国出境游人次超过1.4亿。同样,有数百万年轻的精英学子享受到了去美国大学校园就学的自由。
中国懂得战略克制
文章指出,中国始终在避免不必要的战争。与只拥有加拿大和墨西哥两个邻居的美国相反,中国周边邻国众多。然而,在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中,中国是30年里唯一没有参与过境外战事的国家。相反,即便是在以和平立场著称的奥巴马担任总统时期,美军也曾在一年内(2016年)在7个国家扔下了超过26000枚炸弹。显然,中国人懂得战略克制的艺术。
资料图片:这是2018年4月4日在叙利亚曼比季拍摄的一处美军据点。(新华社/美联社)
文章称,也有人频繁提及中国南海发生冲突的可能性,而每年全球海运都有很大一部分要经过这一地区。但是,与西方分析人士鼓吹的相反,北京在军事上并没有变得更具侵略性。有关在这一地区存在“中国威胁”的陈词滥调,往往忽略了美国错过很多可以缓解紧张局势机会的事实。
前美国驻华大使芮效俭曾透露,2015年,中国曾就南海问题向美方提出了一些建议,包括联合通过得到东盟十国支持的一些声明。然而,奥巴马政府没有做出任何努力去响应这一和解性建议,相反还加大了在南海的巡逻。
中国推动多边机制
文章认为,经济问题则不像军事及外交事务那样需要太多手腕。华盛顿主要是在寻求破坏中国成为科技领军者的雄心抱负。为了维持自己在航空航天和机器人等高技术产业的霸主地位,美国不会仅仅满足于把贸易壁垒强加在贸易伙伴身上,而会在高等教育和研发方面也加大投资力度。也就是说:为了应对中国,美国会制定自己的长期经济战略。
文章指出,无论是在政策层面还是理论层面,中国政府都对经济和人民的未来表达了清晰的立场。中国的一系列规划都表明了它想要成为新兴制造业一流大国的意愿。另外,中国领导人还强调不能继续只注重经济增长而忽视社会成本,如环境保护问题。
美国有可能制定一种全新的战略。克林顿2003年在耶鲁大学的演讲可能暗示了这一战略,他当时解释说,遏制下一个超级大国的唯一方式就是制定限制其发展的多边规则和合作机制。
不过,文章指出,中国一直倾向于加强由美国创造的多边机制,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等。北京在维和方面比其他四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做出了更大的贡献。更多的合作机遇将会出现在多边合作论坛上。但是,要想抓住这些机遇,美国领导人必须接受一个事实:中国回到国际舞台已经无可避免。